近視眼激光手術后可能出現干眼癥、夜間眩光、角膜混濁、視力回退、角膜感染等后遺癥。手術方式不同,個體差異等因素會影響后遺癥的發生概率和嚴重程度。
1、干眼癥
術后早期常見角膜神經損傷導致淚液分泌減少,表現為眼部干澀、異物感。多數患者3-6個月逐漸恢復,嚴重者需長期使用人工淚液。術前存在干眼癥或瞼板腺功能障礙者風險更高,需在術前進行充分評估和治療。
2、夜間眩光
瞳孔較大者在暗環境下可能出現光暈、星芒現象,與激光切削區光學特性改變有關。通常術后6-12個月逐漸適應,少數患者需使用縮瞳藥物或佩戴特殊眼鏡改善癥狀。術前詳細檢查可有效預測風險。
3、角膜混濁
角膜基質層異常愈合可能形成霧狀混濁,影響視覺質量。表層切削手術發生率較高,多數可通過激素滴眼液控制,極少數需二次手術處理。規范用藥和定期復查是預防關鍵。
4、視力回退
高度近視患者因角膜持續擴張或調節因素可能出現屈光回退,表現為術后視力再次下降。18歲以下青少年、術前近視進展快者風險較高,需待屈光穩定后再行手術,必要時可考慮增效手術。
5、角膜感染
罕見但嚴重的并發癥,多因術后護理不當或免疫力低下導致。表現為眼痛、分泌物增多、視力驟降,需立即就醫。嚴格無菌操作、規范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可最大限度降低風險。
術后需嚴格遵醫囑使用眼藥水,避免揉眼和游泳,定期復查角膜狀況。保持良好用眼習慣,控制電子屏幕使用時間,適當補充維生素A和歐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角膜修復。出現持續眼紅、疼痛或視力波動應及時就診,避免自行用藥。不同術式后遺癥風險各異,建議術前與醫生充分溝通,根據角膜條件和用眼需求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