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現持續發熱、體重下降、淋巴結腫大、反復感染、皮膚病變等癥狀。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主要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導致免疫功能缺陷。艾滋病癥狀主要分為急性期、無癥狀期和艾滋病期三個階段,不同階段表現不同。
1、急性期癥狀
急性期通常發生在感染后2-4周,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類似流感的癥狀。常見表現包括發熱、咽痛、皮疹、肌肉酸痛、頭痛等非特異性癥狀。這些癥狀通常持續1-2周后自行緩解,容易被誤認為普通感冒。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淋巴結輕度腫大,但多數患者在此階段無明顯不適。
2、無癥狀期表現
無癥狀期可持續數年甚至十年以上,患者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持續性全身淋巴結腫大,但無痛感且不影響正常生活。此階段病毒仍在體內復制,免疫系統逐漸受損,但患者自我感覺良好。定期檢測CD4細胞計數可評估免疫功能狀態。
3、艾滋病期特征
艾滋病期患者免疫功能嚴重受損,出現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常見表現包括持續一個月以上的發熱、盜汗、腹瀉、體重下降超過10%??谇豢赡艹霈F白色念珠菌感染,皮膚出現帶狀皰疹或卡波西肉瘤。肺部易感染肺孢子菌肺炎,中樞神經系統可能發生弓形蟲腦病。
4、反復感染表現
免疫功能低下導致患者易發生各種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感染。常見有反復發作的口腔潰瘍、肺炎、結核病、隱球菌腦膜炎等。感染癥狀較正常人更明顯且難以治愈,常規治療效果不佳。女性患者可能出現反復發作的陰道炎或盆腔炎,兒童患者常見反復呼吸道感染。
5、神經系統癥狀
HIV可直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導致HIV相關神經認知障礙。患者可能出現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肢體麻木或無力等癥狀。晚期可能出現HIV腦病,表現為癡呆、共濟失調、大小便失禁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周圍神經病變,表現為四肢遠端感覺異常或疼痛。
艾滋病患者應保持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營養攝入,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增強體質。飲食上注意食物多樣化,避免生冷食物,確保蛋白質和維生素攝入充足。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接觸傳染源,定期進行免疫功能檢測。嚴格遵醫囑進行抗病毒治療,不可自行停藥或更改用藥方案。保持積極心態,避免過度勞累,出現不適癥狀及時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