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不治療可能引發局部感染擴散、繼發細菌感染和慢性皮膚病變。足癬俗稱腳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長期未規范處理會導致癥狀加重和并發癥。
真菌繁殖范圍擴大是最常見的進展。初期表現為足趾間脫屑、瘙癢,隨著時間推移可能蔓延至整個足底甚至手部,形成體癬。皮膚屏障持續受損后,可能出現浸漬發白、裂口疼痛等癥狀。
細菌感染是典型繼發損害。破損皮膚容易繼發化膿性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現為紅腫熱痛、滲液化膿,嚴重時可能引發淋巴管炎,出現紅色條索狀隆起并伴隨發熱。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現更嚴重的蜂窩組織炎。
慢性角化過度型足癬屬于長期后果。反復感染會導致足跟和足緣皮膚增厚、皸裂,冬季易發生深部裂口出血。部分患者可能發展成癬菌疹,在遠離感染灶的部位出現對稱性濕疹樣皮疹。
甲真菌病灰指甲是常見并發癥。真菌從足部皮膚侵襲甲板,導致指甲增厚、變色和分層,治療周期往往需要3-6個月。少數免疫力低下者可能發生真菌性肉芽腫等罕見情況。
出現皮膚潰爛、發熱或皮疹擴散時應及時就醫。皮膚科通過真菌鏡檢和培養可明確診斷,規范抗真菌治療能有效阻斷疾病進展。保持足部干燥、避免共用鞋襪等措施可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