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可通過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對乙酰氨基酚等藥物緩解疼痛。落枕通常由肌肉痙攣、睡眠姿勢不當、頸部受涼等原因引起。
肌肉痙攣是落枕最常見的原因,頸部肌肉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急性期可嘗試熱敷促進血液循環,疼痛明顯時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非甾體抗炎藥。
睡眠姿勢不當會使頸部肌肉和韌帶受到異常牽拉。選擇高度適中的枕頭有助于預防,枕頭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導致頸部肌肉失衡。睡眠時避免長時間保持單一姿勢。
頸部受涼可能引起局部血管收縮和肌肉僵硬。寒冷環境下建議佩戴圍巾保暖,急性期可用40℃左右熱毛巾外敷15分鐘,每日2-3次促進肌肉放松。
少數情況下落枕可能伴有頸椎小關節錯位,表現為頸部活動明顯受限并伴隨放射性疼痛。這種情況需要骨科醫生進行手法復位治療,不可自行強力扭轉頸部。
若疼痛持續超過3天不緩解,或出現上肢麻木、頭暈等癥狀,建議及時就診排除頸椎間盤突出等器質性疾病。日常應注意避免長時間低頭,每40分鐘活動頸部可有效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