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期可以適當運動。產后適度活動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子宮恢復、預防血栓形成,但需根據身體恢復情況選擇低強度運動。
1、順產后的運動建議:
自然分娩且無并發癥的產婦,產后24小時可開始床上翻身、踝泵運動等輕柔活動。產后3天可嘗試凱格爾運動強化盆底肌,1周后逐步增加散步等低強度有氧運動,每次不超過15分鐘。避免久蹲、提重物等增加腹壓的動作,防止盆底肌損傷。
2、剖宮產后的運動注意事項:
術后6小時需臥床休息,24小時后可在家人輔助下床邊站立。傷口愈合前約2周以呼吸訓練和上肢活動為主,避免牽扯腹部切口。4周后經醫生評估確認傷口愈合良好,方可進行散步等溫和運動,運動時需使用收腹帶減少腹部張力。
3、需暫停運動的情況:
出現惡露增多、顏色鮮紅,或伴有發熱、傷口滲液等感染癥狀時應立即停止活動。合并妊娠高血壓、心臟病等基礎疾病者,需經專科醫生評估后再制定運動方案。哺乳期運動后需及時補充水分,避免劇烈運動導致乳汁酸化。
產后運動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從每天5-10分鐘開始,逐漸延長至30分鐘。推薦選擇產后瑜伽、水中漫步等低沖擊項目,運動時穿著支撐性好的哺乳內衣。注意運動前后監測血壓和心率,避免在空腹或飽腹狀態下運動。飲食上增加優質蛋白和鐵質攝入,如瘦肉、動物肝臟等,配合深色蔬菜促進鐵吸收,運動后適量飲用溫熱的紅棗枸杞茶補充氣血。保持每天7-8小時分段睡眠,有助于體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