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功能下降可通過性激素六項檢查、抗繆勒管激素檢測、超聲檢查、基礎體溫監測、臨床癥狀評估等方法綜合判斷。
1、性激素六項檢查
月經周期第2-5天抽血檢測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雌二醇等指標。卵泡刺激素超過10 IU/L提示卵巢儲備功能減退,超過25 IU/L可能進入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階段。該檢查需結合月經周期時間,重復檢測2-3次以提高準確性。
2、抗繆勒管激素檢測
通過血液檢測抗繆勒管激素水平,該激素由竇前卵泡和小竇卵泡分泌,能直接反映卵巢儲備功能。正常育齡女性AMH值在2-6.8ng/ml,低于1.1ng/ml提示卵巢功能下降。此項檢查不受月經周期影響,可隨時進行。
3、超聲檢查
經陰道超聲可直觀觀察竇卵泡數量,月經第2-5天雙側卵巢竇卵泡總數少于5-7個提示儲備功能下降。同時測量卵巢體積,成年女性卵巢體積小于3cm3可能伴隨功能減退。超聲檢查無創且可重復進行。
4、基礎體溫監測
連續測量晨起靜息體溫并繪制曲線,正常排卵周期呈雙相型體溫。若出現體溫上升緩慢、高溫相縮短或單相體溫,可能提示黃體功能不足或排卵障礙。該方法需持續監測3個月經周期以上。
5、臨床癥狀評估
結合月經周期改變如經量減少、周期縮短或延長,以及潮熱盜汗、陰道干澀等雌激素缺乏癥狀。40歲前出現停經4個月以上需警惕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臨床癥狀需與其他檢查結果相互印證。
建議有卵巢功能下降疑慮的女性盡早就診生殖內分泌科,完善相關檢查。日常生活中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節食減肥,適量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減少吸煙飲酒等可能損害卵巢功能的行為。定期進行婦科檢查,35歲以上女性可考慮提前進行卵巢功能評估。若確診卵巢功能下降,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生育需求制定個性化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