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1型糖尿病需通過胰島素替代治療、血糖監測、飲食管理、運動干預和心理支持綜合控制。治療方法主要有胰島素注射、動態血糖監測、碳水化合物計算、規律運動計劃和家庭心理疏導。
1、胰島素注射:
胰島素替代是1型糖尿病的核心治療手段,需根據患兒體重、活動量和飲食情況制定個性化方案。速效胰島素類似物如門冬胰島素用于控制餐后血糖,長效胰島素如甘精胰島素提供基礎胰島素需求。胰島素泵可模擬生理性胰島素分泌,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劑量。
2、動態血糖監測:
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能實時反映血糖波動,幫助識別無癥狀性低血糖和高血糖。掃描式葡萄糖監測如瞬感和實時監測設備可設定高低血糖報警,結合指尖血糖檢測進行校準。監測數據用于優化胰島素劑量和飲食配比。
3、碳水化合物計算:
采用食物交換份法精確計算每餐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匹配速效胰島素劑量。建議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如全谷物、豆類,避免含糖飲料。營養師需定期評估患兒生長發育指標,調整蛋白質和熱量攝入比例。
4、規律運動計劃:
每日30-60分鐘中低強度有氧運動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如游泳、騎自行車。運動前需檢測血糖,攜帶快速升糖食品。避免空腹運動,高強度運動后需監測遲發性低血糖風險,必要時調整胰島素用量。
5、家庭心理疏導:
疾病管理壓力易引發焦慮抑郁,需定期評估患兒心理狀態。通過糖尿病夏令營、同伴支持小組減輕病恥感,家長應避免過度保護。認知行為療法可幫助建立積極的疾病應對方式,必要時轉介兒童心理科。
兒童1型糖尿病需建立包含內分泌科醫生、營養師、糖尿病教育師的多學科管理團隊。家庭需掌握低血糖識別與處理技能,隨身攜帶醫療警示卡。定期檢測糖化血紅蛋白和甲狀腺功能,每年進行眼底及尿微量白蛋白篩查。保持作息規律,預防感染,疫苗接種需避開血糖控制不穩定期。學校應配合提供課間加餐和運動監護,共同維持患兒正常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