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阻斷藥可通過規范用藥、定期檢測、不良反應管理、避免高危行為、心理支持等方式提高阻斷效果。阻斷失敗可能與用藥時間延遲、藥物相互作用、病毒耐藥性等因素有關。
1、規范用藥:
阻斷藥需在暴露后72小時內啟動,最佳效果為2小時內服用。每日固定時間服藥,避免漏服或擅自停藥。常見藥物組合包括替諾福韋+恩曲他濱+多替拉韋,療程需持續28天。用藥期間禁止飲酒以減少肝臟負擔。
2、定期檢測:
服藥期間需完成基線HIV檢測,并在暴露后第4周、12周復查。若出現發熱或皮疹等癥狀需及時就醫。檢測可評估阻斷效果,排除原發感染或藥物過敏反應。建議同步篩查乙肝、梅毒等共感染疾病。
3、不良反應管理:
常見副作用包括頭暈、惡心、腹瀉等消化道癥狀,通常2周內自行緩解。嚴重皮疹或肝功能異常需立即就醫。可少量多餐緩解嘔吐,必要時使用蒙脫石散止瀉。避免駕駛或高空作業等需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動。
4、避免高危行為:
服藥期間仍需使用避孕套防止二次暴露。避免共用針具或未經消毒的器械。阻斷藥不能替代常規預防措施,重復暴露會導致阻斷失敗風險倍增。建議伴侶同步進行HIV檢測。
5、心理支持:
暴露后易產生焦慮抑郁情緒,可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加入互助小組分享經驗,減輕心理壓力。正念冥想或深呼吸練習有助于緩解服藥期間的緊張情緒。醫療機構應提供保密性咨詢服務。
服藥期間建議保持清淡飲食,多攝入高蛋白食物如雞蛋、魚肉促進修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胃腸道反應。適度進行散步、瑜伽等低強度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脫水。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建立用藥鬧鐘提醒。28天療程結束后仍需堅持安全性行為,每3-6個月進行常規HIV篩查。所有個人用品需單獨存放并定期消毒,家庭成員應了解基本防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