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剖宮產二胎可通過陰道試產、子宮瘢痕評估、產程監護、緊急預案制定、多學科協作等方式實現順產。既往剖宮產史、子宮瘢痕愈合不良、胎位異常、產道條件不足、妊娠合并癥等因素可能影響分娩方式選擇。
1、陰道試產:符合陰道分娩條件的孕婦可在嚴密監護下嘗試順產,需滿足子宮瘢痕厚度≥3mm、無既往子宮破裂史、胎兒體重預估<4000g等條件。醫療機構需配備實時胎心監護和緊急剖宮產手術能力。
2、子宮評估:孕晚期通過超聲測量子宮下段肌層厚度,結合MRI評估瘢痕愈合情況。子宮瘢痕處肌層連續性好、無憩室形成者更適合順產,需在孕34-37周完成評估。
3、產程管理:采用持續電子胎心監護,嚴格控制催產素使用劑量。活躍期每2小時評估宮縮強度及宮頸進展,出現瘢痕壓痛或胎心異常需立即終止試產。
4、應急準備:分娩現場需常備血源、手術團隊及新生兒復蘇設備。制定明確的轉運流程,從決定手術至胎兒娩出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降低子宮破裂風險。
5、多學科協作:產科醫生、麻醉師、新生兒科醫師共同參與決策。妊娠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壓者需提前調控血糖血壓,臀位胎兒可考慮外倒轉術后試產。
孕期保持適度散步、凱格爾運動有助于增強盆底肌力量,每日補充400μg葉酸及1200mg鈣劑。控制體重增長在11-16kg范圍內,避免巨大兒風險。分娩時采用直立位、側臥位等自由體位可縮短產程,產后需重點觀察子宮收縮情況及陰道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