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足肌腱炎可通過休息制動、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局部封閉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鵝足肌腱炎通常由過度運動、膝關節結構異常、肌腱退行性變、風濕性疾病、外傷等因素引起。
1、休息制動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跑步、跳躍等誘發疼痛的活動,使用護膝或彈性繃帶固定膝關節,減少肌腱牽拉。日常避免爬樓梯、下蹲等動作,建議使用拐杖分擔患肢負重。休息時間一般需要持續2-4周,直至疼痛明顯緩解。
2、物理治療
冰敷可減輕急性期腫脹,每次15-20分鐘,間隔2小時重復進行。恢復期采用超聲波、沖擊波等深部熱療促進血液循環,配合牽拉股四頭肌、腘繩肌的康復訓練,逐步恢復肌腱彈性。低頻電刺激也有助于緩解慢性疼痛。
3、藥物治療
可遵醫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等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和炎癥。嚴重者可短期口服潑尼松片,或局部涂抹氟比洛芬凝膠貼膏。合并滑囊炎時可能需要聯用抗生素,但須嚴格遵循醫生處方。
4、局部封閉治療
對于頑固性疼痛,可在超聲引導下向鵝足滑囊注射利多卡因與曲安奈德的混合液,直接消除局部炎癥。該操作需由專業醫師執行,每年注射不超過3次,避免肌腱脆性增加。注射后需保持24小時針孔干燥。
5、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無效且嚴重影響生活的患者,可考慮關節鏡下清理術或肌腱松解術。術后需配合6-8周漸進性康復訓練,重點加強膝關節穩定性。開放性手術僅適用于合并嚴重鈣化或肌腱斷裂的病例。
鵝足肌腱炎患者日常應選擇平底軟質運動鞋,運動前充分熱身并控制運動強度。超重者需減輕體重以降低膝關節負荷,建議通過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維持體能。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C和優質蛋白,促進肌腱修復,避免攝入過多高嘌呤食物加重炎癥反應。若疼痛持續超過1個月或出現膝關節僵硬,應及時復查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