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蕁麻疹的典型臨床表現為皮膚暴露于日光后迅速出現瘙癢性風團或紅斑。癥狀通常在紫外線或可見光照射后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嚴重程度與光照強度及個體敏感性相關。
皮膚風團是最主要的特征,表現為邊界清晰、隆起的紅色或蒼白色斑塊,直徑從數毫米到數厘米不等,常伴有劇烈瘙癢。皮損多分布于面部、頸部、手背等暴露部位,衣物遮蓋處較少受累。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血管性水腫,表現為眼瞼、口唇等疏松組織的腫脹。
癥狀持續時間多為數小時,少數可持續24小時以上。反復發作可能導致皮膚色素沉著或苔蘚樣變。約15%-30%的患者伴隨全身癥狀,包括頭痛、惡心、呼吸困難甚至過敏性休克,這類系統性反應需立即就醫。
皮損消退后通常不留痕跡,但再次光照可復發。病程可分為急性期6周內和慢性期超過6周,慢性患者可能對更廣譜的光線敏感。少數病例存在延遲性反應,表現為光照后24-48小時出現丘疹或濕疹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