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動態顯像是核醫學檢查技術,通過靜脈注射放射性示蹤劑后連續拍攝腎臟影像,評估腎臟血流灌注、濾過功能及尿路排泄情況。該檢查可直觀顯示分腎功能、尿路梗阻部位及腎小球濾過率等參數。
1、原理:基于放射性核素標記物如99mTc-DTPA的代謝特性。示蹤劑經靜脈注射后隨血流到達腎臟,被腎小球濾過或腎小管分泌,通過γ相機連續采集圖像,生成時間-放射性曲線,量化分析腎臟功能。
2、適應癥:適用于單側腎功能評估、尿路梗阻定位、腎血管性高血壓篩查、移植腎監測及腎積水病因診斷。對于碘造影劑過敏或腎功能不全患者,可替代增強CT檢查。
3、檢查流程:檢查前需飲水500ml充盈膀胱,仰臥位接受靜脈注射示蹤劑,γ相機持續采集20-30分鐘動態圖像。過程中需保持體位穩定,檢查后多飲水促進示蹤劑排泄。
4、結果解讀:正常表現為雙腎同時顯影,放射性分布均勻。異常結果包括腎動脈狹窄導致的灌注減低、尿路梗阻出現的放射性滯留、腎功能減退顯示的皮質攝取下降等特征性改變。
5、優勢特點:無創性檢查可重復操作,輻射劑量僅為腹部CT的1/10。能同時獲得解剖與功能信息,對兒童和孕婦需謹慎評估風險收益比,哺乳期婦女應暫停哺乳24小時。
檢查前3天需停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避免劇烈運動。檢查后24小時內避免密切接觸孕婦及嬰幼兒,推薦每日飲水2000ml加速放射性物質排出。腎功能異?;颊呖膳浜涎◆麢z測提高診斷準確性,移植腎患者需特別關注排斥反應相關的灌注缺損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