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入盆后通常2-4周內會發動分娩,初產婦可能入盆較早,經產婦多在臨產前才入盆。
1. 初產婦與經產婦差異:
初產婦因骨盆肌肉較緊,胎兒多在妊娠36周左右入盆,入盆后仍需1-4周才會臨產。經產婦因產道松弛,胎兒常在生產前數小時或臨產時才入盆,入盆后分娩進程較快。入盆時間與分娩間隔受胎兒大小、胎位、骨盆條件等因素影響,存在個體差異。
2. 臨產征兆識別:
規律宮縮、見紅、破水是三大臨產標志。真宮縮表現為間隔時間逐漸縮短、強度持續增加,按壓腹部不緩解。見紅指宮頸黏液栓排出伴少量血絲,通常出現在分娩前24-48小時。破水后需平臥并立即就醫,避免臍帶脫垂風險。
3. 異常情況處理:
超過預產期1周未發動需加強胎心監護,必要時催產。若出現胎動減少、持續腹痛或陰道大量出血,需排除胎盤早剝等急癥。妊娠期高血壓或糖尿病孕婦更需密切監測,防止胎兒窘迫。
孕晚期建議每日監測胎動,采用左側臥位改善胎盤供血。飲食需保證優質蛋白和鐵元素攝入,如瘦肉、動物肝臟等,避免高糖飲食控制胎兒體重。可進行盆底肌鍛煉和散步促進胎頭下降,但出現下墜感或宮縮時應休息。準備好待產包,熟悉就醫路線,出現臨產征兆及時住院待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