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喝水時被嗆到需立即采取應急處理。嗆咳主要由吞咽協調能力不足、喂養姿勢不當、奶嘴流速過快等因素引起,可通過調整喂養方式、拍背排嗆、密切觀察等方式應對。
生理性嗆咳多與發育階段相關。新生兒食管括約肌發育不完善,吞咽反射較弱,容易在喂水時出現嗆咳。建議采用45度斜抱姿勢喂養,選擇適合月齡的慢流量奶嘴,喂水時保持環境安靜避免分心。若發生嗆咳,應立即停止喂水,將嬰兒轉為俯臥位頭低臀高姿勢,用掌根快速輕拍肩胛骨連線處5次,幫助排出氣道液體。
病理性嗆咳可能與喉軟骨軟化癥、胃食管反流等疾病有關。喉軟骨軟化癥患兒常伴隨吸氣性喉鳴音,胃食管反流多表現為頻繁吐奶。這兩種情況需兒科醫生評估,必要時進行喉鏡檢查或24小時食管pH監測。對于反復嗆咳的嬰兒,可考慮使用增稠劑改善液體性狀,或采用少量多次的喂養方式。
持續嗆咳超過1分鐘、出現面色青紫或呼吸費力時,需立即就醫排除吸入性肺炎風險。喂養后建議豎抱拍嗝15-20分鐘,睡眠時保持右側臥位減少反流。記錄嗆咳發生時間、頻率及伴隨癥狀,就診時向醫生詳細說明喂養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