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腎鏡取石術可通過術前評估、術中監測、術后護理等方式降低風險。該手術可能由出血、感染、周圍臟器損傷、麻醉意外、結石殘留等因素引起并發癥。
1、出血風險:
手術穿刺可能損傷腎實質血管導致出血,嚴重時需輸血或介入栓塞止血。術中采用超聲引導可精確定位穿刺路徑,術后臥床24小時減少活動性出血風險。
2、感染控制:
經皮操作易引入細菌引發腎盂腎炎或敗血癥,術前需進行尿培養篩查。術后常規使用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等抗生素預防感染,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尿液淤積。
3、臟器損傷:
穿刺角度偏差可能累及胸膜、結腸等鄰近器官,需立即進行胸腔閉式引流或腸修補術。術前CT三維重建可明確解剖關系,選擇最佳穿刺通道避開重要組織。
4、麻醉意外:
全麻可能導致心律失常、喉痙攣等突發狀況,術中需持續監測生命體征。高齡或心肺功能異常患者建議選擇局部麻醉聯合鎮靜方案降低風險。
5、結石殘留:
復雜鹿角形結石易出現碎片殘留,需結合體外沖擊波碎石輔助清除。術后復查CT評估取石效果,殘余結石大于4mm需考慮二期手術。
患者術后應保持每日飲水2000ml以上,限制草酸含量高的菠菜、堅果等食物攝入,避免劇烈運動防止腎被膜血腫。定期復查尿常規和腎臟超聲,出現發熱、腰痛加劇等癥狀需及時返院處理。建立排尿日記記錄尿量變化,術后三個月內避免提重物及長途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