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可通過手術切除、靶向治療、放射治療等方式治療。該疾病通常由基因突變、局部創傷史、免疫抑制狀態、長期紫外線暴露、遺傳易感性等因素引起。
手術切除是首選治療方法,廣泛切除腫瘤及周邊組織可降低復發風險。莫氏顯微手術能精確控制切除范圍,適用于頭面部等特殊部位。靶向治療藥物如伊馬替尼可用于無法手術或轉移病例,通過抑制特定信號通路阻斷腫瘤生長。放射治療多用于術后輔助治療或復發控制,能有效殺滅殘留癌細胞。
基因突變是主要發病機制,約90%病例存在COL1A1-PDGFB融合基因。局部創傷史可能誘發腫瘤發生,常見于瘢痕組織部位。患者通常表現為緩慢增大的無痛性腫塊,表面皮膚可呈紅褐色,直徑多超過5厘米。晚期可能出現潰瘍或浸潤深層組織。
術后需定期進行影像學復查,建議每3-6個月進行超聲或MRI檢查。復發患者可考慮擴大切除范圍聯合放射治療。對于轉移病例,靶向藥物聯合化療可延長生存期。出現快速生長、破潰出血或功能障礙時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