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低血糖是指出生后72小時內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值,通常定義為足月兒血糖低于2.2毫摩爾/升、早產兒低于2.6毫摩爾/升。新生兒低血糖可能由母體妊娠糖尿病、早產、宮內生長受限、圍產期窒息、先天性代謝異常等原因引起,需通過血糖監測、喂養支持、靜脈補糖等方式干預。
1. 母體妊娠糖尿病
母體高血糖導致胎兒胰島素分泌增多,出生后母體糖供應中斷而胰島素水平仍高,易引發低血糖。這類新生兒需早期喂養或靜脈補充葡萄糖,同時監測血糖變化。典型表現為嗜睡、喂養困難,嚴重時可出現抽搐。
2. 早產兒糖儲備不足
早產兒肝糖原儲備少且糖異生能力弱,易因能量消耗過快導致低血糖。需通過增加喂養頻次或腸外營養維持血糖穩定。伴隨癥狀包括體溫不穩、呼吸暫停,需在保溫箱內密切監護。
3. 宮內生長受限
胎盤功能不足導致胎兒營養儲備缺乏,出生后易發生低血糖。這類嬰兒需立即進行母乳或配方奶喂養,必要時給予10%葡萄糖靜脈滴注??赡芎喜⒌腕w溫、紅細胞增多癥等并發癥。
4. 圍產期窒息
缺氧應激會加速糖原分解,耗盡后出現繼發性低血糖。需在糾正缺氧同時監測血糖,靜脈補充葡萄糖?;純撼0橛屑埩Φ拖隆⒃挤瓷錅p弱等神經系統癥狀。
5. 先天性代謝異常
如糖原累積病、脂肪酸氧化障礙等遺傳性疾病會影響糖代謝,需通過特殊配方奶或藥物控制。這類低血糖往往持續存在,需進行血尿代謝篩查確診。
預防新生兒低血糖需重視高危因素篩查,出生后1小時內開始母乳喂養,按需增加喂養次數。對于存在風險的新生兒,應在出生后30分鐘、1小時、2小時、4小時、6小時進行血糖監測,血糖值持續偏低時需醫療干預。家長需觀察嬰兒有無出汗、震顫、拒食等異常表現,維持適宜環境溫度減少能量消耗,避免包裹過厚導致出汗脫水。出現異常及時通知醫護人員,禁止自行喂食糖水以免誤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