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主要區別在于病變部位和臨床表現。牙髓炎是牙髓組織的炎癥,根尖周炎是牙根尖周圍組織的炎癥。兩者在病因、癥狀、治療方式上存在差異,主要有牙髓組織受累程度、疼痛特點、感染擴散范圍、影像學表現、治療方法等區別。
1、病變部位
牙髓炎病變局限于牙髓腔內,主要由齲齒或牙體缺損導致細菌侵入牙髓引起。根尖周炎則是炎癥通過根尖孔擴散至根尖周膜、牙槽骨等周圍組織,多由未經治療的牙髓炎發展而來。牙髓炎早期可能僅表現為冷熱刺激痛,而根尖周炎常伴隨咬合痛和牙齦腫脹。
2、疼痛特點
牙髓炎疼痛具有自發性和放射性特點,夜間加重,冷熱刺激可誘發劇烈疼痛。根尖周炎多為持續性鈍痛,咬合時疼痛明顯加劇,患牙常有浮出感。牙髓炎疼痛定位模糊,患者常無法明確指認患牙;根尖周炎疼痛定位相對明確,叩診可精確定位。
3、感染程度
牙髓炎感染局限于髓腔,X線片早期可能無異常表現。根尖周炎在X線片上可見根尖周陰影或牙槽骨吸收,嚴重者可形成根尖囊腫或肉芽腫。牙髓炎未及時治療可發展為化膿性牙髓炎,根尖周炎可能引發頜面部間隙感染等嚴重并發癥。
4、治療原則
可逆性牙髓炎可采用蓋髓術或活髓切斷術保留牙髓活力,不可逆性牙髓炎需根管治療。根尖周炎必須進行完善的根管治療,急性期需切開引流,慢性根尖周炎伴大面積骨破壞時可能需根尖手術。兩種疾病治療均需徹底清除感染源,根尖周炎治療周期通常更長。
5、預后差異
早期牙髓炎治療后患牙功能可完全恢復,根尖周炎治愈后根尖周病變可能遺留骨缺損。根尖周炎治療失敗可能導致牙齒松動脫落,嚴重者需拔除患牙。兩種疾病及時治療均可保留患牙,但根尖周炎治療難度更大,復發風險更高。
預防牙髓炎和根尖周炎需定期口腔檢查,發現齲齒及時充填,避免牙體硬組織缺損。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線清潔牙間隙,減少細菌滋生。出現牙痛癥狀應盡早就醫,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掩蓋病情。治療期間避免用患側咀嚼硬物,保持口腔衛生,按醫囑復查確保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