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性皮膚的特點是角質層含水量低、皮脂分泌少、皮膚屏障功能較弱,主要表現為緊繃感、脫屑、粗糙、易出現細紋。干性皮膚的形成可能與遺傳因素、環境干燥、過度清潔、年齡增長、皮膚疾病等因素有關。
1、角質層缺水
干性皮膚最顯著的特征是角質層水分含量不足,正常皮膚角質層含水量約為20%至35%,而干性皮膚常低于10%。角質細胞間脂質減少導致水合能力下降,皮膚呈現干燥、脫屑現象。冬季低溫低濕環境或頻繁使用堿性清潔產品會加劇水分流失。
2、皮脂分泌不足
皮脂腺分泌的油脂量顯著少于中性或油性皮膚,無法形成完整的皮脂膜保護層。這導致皮膚鎖水能力減弱,經皮水分流失率增高。中老年人因皮脂腺功能衰退更易出現此類情況,表現為皮膚光澤度差、觸感干澀。
3、屏障功能受損
神經酰胺、膽固醇等細胞間脂質合成減少,角質層磚墻結構出現裂隙。外界刺激物易穿透屏障引發炎癥反應,臨床可見皮膚紅斑、瘙癢。特應性皮炎、魚鱗病等疾病會進一步破壞屏障完整性。
4、易形成細紋
長期缺水導致真皮層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排列紊亂,皮膚延展性下降。眼周、口周等皮脂腺分布稀少區域易出現網狀細紋,動態紋路會較早轉化為靜態皺紋。光老化會加速這一進程。
5、伴隨敏感反應
約60%干性皮膚存在敏感性表現,接觸化妝品或氣候變化時出現刺痛、灼熱感。這與屏障缺陷導致神經末梢暴露有關,嚴重者可發展為玫瑰痤瘡或接觸性皮炎。需避免含酒精、香精的護膚品。
干性皮膚日常護理應選用含神經酰胺、透明質酸的保濕產品,清潔時使用溫水及弱酸性潔面。冬季可增加室內濕度至50%左右,飲食中適量補充亞麻籽油、深海魚類等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長時間熱水浴,沐浴后3分鐘內及時涂抹保濕霜。若伴隨持續紅斑、脫屑等癥狀,需排查特異性皮炎等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