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治療需注意操作規范和安全防護。主要有氧流量調節、濕化裝置使用、防火防爆、時間控制和設備清潔五個關鍵事項。
氧流量需嚴格遵醫囑調整,成人常規治療流量為1-3升/分鐘。流量過高可能導致氧中毒,出現胸骨后疼痛、干咳等癥狀;流量不足則達不到治療效果。使用制氧機時需定期檢查流量計準確性。
濕化瓶應裝入1/3-1/2滅菌蒸餾水,每日更換防止細菌滋生。干燥氧氣會刺激呼吸道黏膜,導致鼻出血或咽喉不適。冬季可采用加溫濕化裝置,水溫維持在30-35℃為宜。
嚴禁在吸氧環境使用明火或靜電產品,氧氣濃度超過23%時遇火花易引發爆燃。需遠離暖氣片、電熱毯等發熱設備,病室內應配備二氧化碳滅火器。吸氧時避免使用含油護膚品。
持續吸氧不宜超過12小時,長期高濃度吸氧可能造成肺不張或視網膜病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應采用低流量持續吸氧,夜間睡眠時可配合血氧監測儀使用。
鼻導管每周更換兩次,面罩每天消毒。濕化瓶用后需用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沖洗晾干備用。出現導管堵塞、設備異響應立即停用并聯系醫護人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