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可通過非甾體抗炎藥、關節軟骨保護劑、鎮痛藥、糖皮質激素、中藥制劑等藥物治療。膝關節退行性病變通常由年齡增長、肥胖、關節勞損、遺傳因素、代謝異常等原因引起。
1、非甾體抗炎藥:
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藥物可緩解關節炎癥和疼痛。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腫脹,適用于急性發作期。長期使用需注意胃腸道副作用,建議餐后服用。
2、關節軟骨保護劑:
硫酸氨基葡萄糖、鹽酸氨基葡萄糖、透明質酸鈉等藥物可促進軟骨修復。這類藥物需連續使用3-6個月見效,能延緩關節間隙變窄,改善關節活動功能。
3、鎮痛藥物:
對乙酰氨基酚、曲馬多、泰勒寧等藥物適用于中重度疼痛控制。中樞性鎮痛藥需警惕成癮性,建議短期使用。疼痛緩解后應逐步減量。
4、糖皮質激素:
地塞米松、潑尼松龍等藥物通過關節腔注射快速消炎。每年注射不超過3-4次,過度使用可能加速軟骨退化。需嚴格無菌操作避免感染。
5、中藥制劑:
骨碎補、丹參、三七等中藥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復方丹參片、通絡開痹片等中成藥可改善局部微循環,減輕晨僵癥狀。需辨證施治避免藥物相互作用。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患者需控制體重減輕關節負荷,建議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日??蛇M行直腿抬高、靠墻靜蹲等肌力訓練,疼痛期使用護膝支撐。飲食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多食用深海魚、堅果、深色蔬菜。關節腫脹時可冷敷15-20分鐘,每日2-3次。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關節畸形需及時骨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