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打營養針主要用于改善營養不良狀態,維持機體代謝需求,常見作用包括糾正電解質紊亂、補充必需營養素、支持術后恢復、緩解化療副作用、提高生存質量。
1、糾正電解質紊亂:
胃癌患者常因進食困難或消化吸收障礙導致低鉀、低鈉等電解質失衡。營養針可通過靜脈輸注含電解質的溶液快速調節內環境穩定,預防心律失常、肌無力等并發癥。
2、補充必需營養素:
腫瘤消耗及攝入不足易引發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營養針提供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劑等成分,滿足基礎能量需求,防止肌肉萎縮和器官功能衰退。
3、支持術后恢復:
胃癌根治術后腸道功能未恢復期間,腸外營養支持能減少吻合口瘺風險。營養針提供充足熱量和氮源,促進傷口愈合,縮短住院時間。
4、緩解化療副作用:
化療導致的惡心嘔吐可能加重營養不良。營養針繞過胃腸直接供能,維持治療期間體重穩定,改善骨髓抑制患者的耐受力。
5、提高生存質量:
終末期患者通過營養支持可減輕惡病質相關疲勞和疼痛。適度營養干預有助于維持日常活動能力,但需評估獲益與過度醫療風險。
胃癌患者營養支持需個體化制定方案,建議聯合口服營養補充劑與腸內營養。日常可選擇高蛋白流食如魚湯、蒸蛋,分次少量進食;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ω-3脂肪酸;監測體重變化及血清前白蛋白指標。營養治療應與抗腫瘤治療同步進行,由臨床營養師動態調整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