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子宮出血的檢查方法主要有婦科檢查、超聲檢查、血液檢查、宮腔鏡檢查、病理檢查等。異常子宮出血是指非月經期的陰道出血,可能與內分泌失調、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礙、子宮內膜癌等因素有關。
1、婦科檢查
婦科檢查是異常子宮出血的基礎檢查方法,通過視診和觸診觀察外陰、陰道、宮頸有無異常,檢查子宮大小、形態、位置及附件區有無壓痛或腫塊。婦科檢查可初步判斷出血來源,排除宮頸病變或陰道損傷等局部因素導致的出血。
2、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包括經腹部或經陰道超聲,可清晰顯示子宮形態、內膜厚度、肌層回聲及附件區情況。超聲能發現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卵巢囊腫等器質性病變,評估子宮內膜是否均勻增厚或存在占位性病變,對異常子宮出血的病因診斷有重要價值。
3、血液檢查
血液檢查主要檢測血常規、凝血功能、激素水平等項目。血常規可判斷是否存在貧血或感染,凝血功能檢查排除血小板減少或凝血因子缺乏等血液系統疾病,性激素六項檢測有助于診斷多囊卵巢綜合征、黃體功能不足等內分泌紊亂引起的出血。
4、宮腔鏡檢查
宮腔鏡檢查是將光學鏡體經宮頸置入宮腔,直接觀察子宮內膜病變的微創技術。宮腔鏡能清晰顯示子宮內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內膜增生或癌變等病灶,同時可進行活檢或治療性操作,對不明原因的異常子宮出血具有確診意義。
5、病理檢查
病理檢查通過刮取或活檢獲取子宮內膜組織進行顯微鏡下觀察,是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金標準。病理檢查可明確子宮內膜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宮內膜癌等疾病,對異常子宮出血的病因鑒別和后續治療方案的制定起決定性作用。
異常子宮出血患者應記錄出血時間、量及伴隨癥狀,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保持外陰清潔。飲食上注意補充富含鐵和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菠菜等,預防貧血。建議穿著寬松棉質內褲,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清洗會陰部。若出血量大或持續時間長,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