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撞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肩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通常由肩峰下間隙狹窄導致肌腱受壓引起。癥狀包括肩部前外側疼痛、抬臂困難、夜間痛醒等,常見于經常需要抬臂活動的人群。
1、肩部疼痛
肩峰撞擊綜合征的疼痛多位于肩關節前外側,可能放射至三角肌區域。疼痛在抬臂過頭動作時加重,如梳頭、穿衣或投擲時明顯。
2、活動受限
患者常出現主動抬臂困難,被動活動范圍多正常。典型表現為外展60-120度時疼痛加劇,稱為疼痛弧征。嚴重者可發展為凍結肩。
3、夜間癥狀
臥位時肩部壓力增加,約半數患者出現夜間痛醒,需墊高枕頭緩解。側臥壓迫患側時癥狀更明顯,影響睡眠質量。
4、肌力減弱
長期炎癥可導致肩袖肌群萎縮,表現為外展、外旋力量下降。但需注意與肩袖撕裂鑒別,后者可能出現墜落征陽性。
5、特殊體征
Neer征和Hawkins試驗陽性是重要診斷依據。檢查時醫生會被動前屈內旋患肢誘發疼痛,X線或MRI可顯示骨贅形成和肌腱水腫。
建議患者避免重復抬臂動作,急性期可冰敷緩解疼痛。游泳、羽毛球等運動前需充分熱身,必要時使用護具。肥胖者應控制體重以減輕關節負荷。若保守治療無效,可考慮關節鏡下肩峰成形術。日常可進行鐘擺練習和爬墻訓練維持關節活動度,但需在康復師指導下循序漸進。注意補鈣和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松,5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檢查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