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確診需通過血清學檢測和病毒核酸檢測相結合的方式完成。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CV篩查陽性后,必須進一步檢測HCV RNA以確認現癥感染。
主要診斷流程包括三個關鍵步驟:血清學初篩、病毒學確認和病情評估。血清學檢測通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抗-HCV,陽性結果提示曾感染病毒。確診需進行HCV RNA定量檢測PCR法,該檢測能直接反映病毒復制情況,靈敏度可達15-50 IU/mL。病情評估需完善肝功能ALT/AST、肝臟彈性檢測FibroScan或肝組織活檢。
特殊情況下需注意:免疫抑制患者可能出現抗-HCV假陰性,需直接檢測HCV RNA;窗口期感染暴露后6-8周可能出現HCV RNA陽性而抗體陰性。確診后應進行HCV基因分型檢測1-6型,不同基因型對治療方案選擇有指導意義。
對于高危人群1992年前輸血史、靜脈藥癮者、HIV感染者等,建議直接進行HCV RNA檢測。確診患者需同時篩查乙肝、HIV等共感染情況,并評估肝臟纖維化程度。所有確診案例都應轉診至感染科或肝病科進行規范抗病毒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