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鵝口瘡醫學稱口腔念珠菌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現為口腔黏膜上的白色凝乳狀斑塊。常見誘因包括產道感染、奶具消毒不徹底、免疫力低下等,通常可通過抗真菌藥物和日常護理改善。
發病原因
1. 母嬰垂直傳播:分娩時經產道接觸念珠菌是主要感染途徑,新生兒口腔黏膜薄嫩更易定植真菌。
2. 喂養衛生不良: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或母親乳頭清潔不足,導致真菌反復感染。
3. 免疫力低下:早產兒或長期使用抗生素的嬰兒,正常菌群失衡促使念珠菌過度增殖。
伴隨癥狀
白色斑塊多出現于頰黏膜、舌面,強行擦拭后可見充血創面,可能伴隨拒食、煩躁哭鬧,罕見情況下可能擴散至咽喉或消化道。
處理措施
1. 局部抗真菌治療:使用制霉菌素混懸液涂抹口腔,或遵醫囑應用克霉唑口腔崩解片。
2. 喂養器具消毒:每次使用后煮沸消毒奶具,母乳喂養前清潔乳頭。
3. 環境調節:保持嬰兒口腔干燥,避免過度擦拭黏膜。
若病變持續超過1周或出現發熱、腹瀉等癥狀,需排除免疫缺陷等潛在疾病。多數患兒經規范治療2-3天即可見效,完全消退需1-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