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性脫發又稱脂溢性脫發的確診通常需要結合臨床檢查和實驗室檢測。主要檢查項目包括毛發鏡檢查、激素水平檢測、甲狀腺功能檢查、微量元素分析和頭皮活檢。
毛發鏡檢查是診斷雄激素性脫發的首選方法。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毛囊形態,可發現毛干直徑差異增大、毛囊單位中毛發數量減少等特征性改變。毛發鏡檢查無創且快速,能有效區分其他類型脫發。
激素水平檢測需包括血清睪酮、雙氫睪酮、性激素結合球蛋白等指標。雄激素水平升高或毛囊對雄激素敏感性增加是本病的關鍵發病機制。部分患者可能伴隨催乳素水平異常,需排除垂體病變。
甲狀腺功能檢查主要檢測促甲狀腺激素、游離甲狀腺素等指標。甲狀腺功能異常可能導致類似脫發表現,需進行鑒別診斷。約15%的雄激素性脫發患者合并甲狀腺功能紊亂。
微量元素分析重點檢測鐵蛋白、鋅、維生素D等營養指標。鐵缺乏可能加重脫發癥狀,而鋅和維生素D參與毛囊周期調控。營養狀態評估有助于制定綜合治療方案。
頭皮活檢適用于臨床表現不典型或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病理檢查可觀察毛囊微小化程度、炎癥浸潤情況等特征,準確率超過90%。活檢通常選擇枕部非脫發區作為對照。
血液常規、肝腎功能等基礎檢查可評估全身健康狀況。部分患者需進行梅毒血清學試驗排除其他原因脫發。對于女性患者,還需檢測抗苗勒管激素等卵巢功能指標。
診斷過程中需詳細詢問家族史,約80%患者存在遺傳傾向。同時要記錄脫發模式、進展速度、伴隨癥狀等信息。臨床常用的分級標準包括漢密爾頓-諾伍德量表男性和路德維希量表女性。
出現持續脫發或伴有頭皮異常癥狀時,建議盡早就診皮膚科。早期診斷和干預能有效延緩脫發進展,改善預后。治療方案需根據檢查結果個體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