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疫力低下可通過匹多莫德、胸腺肽、轉移因子等藥物調節,通常由營養缺乏、慢性壓力、睡眠不足、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等因素引起。
1、營養缺乏:長期缺乏蛋白質、維生素A/C/D或鋅元素會削弱免疫細胞活性。日常需增加魚類、深色蔬菜、堅果攝入,嚴重者可短期服用復合維生素補充劑。
2、慢性壓力:持續心理壓力導致皮質醇水平升高,抑制淋巴細胞功能。建議通過正念冥想、有氧運動緩解,必要時使用圣約翰草提取物等抗焦慮藥物輔助。
3、睡眠不足:睡眠時間少于6小時會降低自然殺傷細胞活性。保持22:30前入睡,睡前避免藍光刺激,頑固性失眠可考慮褪黑素受體激動劑。
4、糖尿病:高血糖環境使中性粒細胞趨化能力下降。需嚴格控糖,二甲雙胍聯合SGLT-2抑制劑可改善免疫代謝,同時監測CD4+T細胞數量。
5、類風濕關節炎:自身抗體會攻擊免疫球蛋白。甲氨蝶呤聯合生物制劑如阿達木單抗可調節Th17/Treg平衡,定期檢測RF因子與CCP抗體水平。
改善免疫力需保證每日攝入優質蛋白雞蛋/瘦肉/豆制品與抗氧化物質藍莓/綠茶,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快走/游泳,避免突然增減藥物劑量。免疫功能持續低下伴反復感染每年超過6次需排查HIV、血液系統疾病等潛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