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寄生蟲感染可遵醫囑服用阿苯達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吡喹酮、噻嘧啶等驅蟲藥物。常見寄生蟲包括蛔蟲、蟯蟲、鉤蟲、絳蟲等,需根據具體蟲種選擇針對性藥物。
一、阿苯達唑
阿苯達唑為廣譜驅蟲藥,對蛔蟲、蟯蟲、鉤蟲、鞭蟲等多種腸道線蟲有效。該藥通過抑制寄生蟲對葡萄糖的攝取,導致蟲體能量耗竭而死亡。用藥期間可能出現輕微頭暈或胃腸不適,孕婦及2歲以下兒童禁用。
二、甲苯咪唑
甲苯咪唑適用于蛔蟲、蟯蟲、鉤蟲等感染,能不可逆性阻斷蟲體微管蛋白合成。該藥在腸道吸收少,不良反應較輕,常見短暫腹痛或腹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藥期間無須空腹或服用瀉藥。
三、左旋咪唑
左旋咪唑主要用于蛔蟲和鉤蟲感染,具有免疫調節作用。藥物通過麻痹蟲體肌肉使其隨糞便排出。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等反應,與脂肪餐同服可提高療效。癲癇患者及妊娠早期禁用。
四、吡喹酮
吡喹酮是治療絳蟲感染的首選藥物,對豬肉絳蟲、牛肉絳蟲等有強效殺滅作用。該藥能增加蟲體細胞膜通透性導致痙攣性麻痹。用藥后蟲體分解可能引起發熱或過敏反應,需密切觀察。
五、噻嘧啶
噻嘧啶對蛔蟲、蟯蟲、鉤蟲有效,通過抑制膽堿酯酶使蟲體神經肌肉麻痹。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頭痛和胃腸不適,與哌嗪類藥物存在交叉耐藥性。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
驅蟲治療期間需注意個人衛生,勤換內衣褲并煮沸消毒。飲食上增加大蒜、南瓜子等天然驅蟲食物,避免生食魚蝦或未洗凈蔬果。家庭成員應同步檢查,集體生活場所需做好環境消殺。服藥后3-4周建議復查糞便蟲卵,重癥感染者需聯合用藥或住院治療。兒童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劑量,出現嚴重腹痛、血便等癥狀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