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醉酒后吐血可通過禁食觀察、補液護胃、藥物止血、內鏡治療、外科手術等方式處理。該癥狀通常由酒精性胃炎、食管賁門黏膜撕裂、胃潰瘍、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凝血功能障礙等原因引起。
1、禁食觀察:立即停止飲酒及進食,采取側臥位防止誤吸。觀察嘔吐物顏色和量,鮮紅色提示新鮮出血,咖啡渣樣多為陳舊性出血。記錄出血頻率,6小時內無新發嘔血可嘗試少量溫水。
2、補液護胃:靜脈輸注葡萄糖氯化鈉溶液糾正脫水,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泮托拉唑抑制胃酸分泌。黏膜保護劑硫糖鋁混懸液可形成保護膜,促進胃黏膜修復。
3、藥物止血:凝血功能障礙者靜脈注射維生素K1,血小板減少時輸注凝血酶原復合物。生長抑素類似物奧曲肽能降低門靜脈壓力,適用于肝硬化患者。
4、內鏡治療:急診胃鏡檢查明確出血部位,對活動性出血點采用鈦夾夾閉或腎上腺素局部注射。食管靜脈曲張者可實施套扎術,胃潰瘍出血可行氬離子凝固術。
5、外科手術:經保守治療仍持續出血者需手術干預,常見術式包括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胃大部切除術。術前需評估肝功能儲備,Child-Pugh C級患者手術風險極高。
醉酒后吐血患者應絕對禁酒,恢復期選擇米湯、藕粉等流質飲食,逐步過渡到低纖維軟食。三個月內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復查胃鏡。肝硬化患者需終身戒酒,每日補充維生素B族和鋅制劑。出現頭暈、冷汗等休克前兆時需立即平臥并呼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