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膜息肉主要表現為牙齦腫脹、出血、疼痛、牙齒松動及局部化膿。這些癥狀通常由慢性炎癥刺激、牙周袋形成、菌斑堆積、創傷因素及免疫反應異常等原因引起。
1、牙齦腫脹:
牙周膜息肉早期常見牙齦組織增生性腫脹,多呈暗紅色或紫紅色,質地柔軟。腫脹范圍常局限于患牙周圍,可能伴隨牙齦邊緣圓鈍、齦乳頭肥大。慢性炎癥刺激導致局部毛細血管擴張和纖維組織增生,形成息肉樣病變。
2、出血傾向:
輕微觸碰或刷牙時易發生自發性出血,出血量一般較少但反復發作。炎癥導致牙齦微循環障礙,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時菌斑中的蛋白酶會破壞上皮屏障。出血可能伴隨血腥味或金屬味。
3、持續性疼痛:
表現為鈍痛或脹痛,咀嚼時加重。疼痛源于炎癥介質刺激神經末梢,以及息肉組織對牙周韌帶的機械壓迫。急性發作時可出現搏動性疼痛,夜間痛感可能加劇。
4、牙齒松動:
患牙可能出現Ⅰ-Ⅱ度松動,叩診呈濁音。牙周膜長期炎癥導致牙槽骨吸收和牙周韌帶破壞,使牙齒支持力下降。松動程度與病變范圍和持續時間呈正相關。
5、局部化膿:
晚期可能出現齦溝溢膿或瘺管形成,膿液呈黃白色黏稠狀?;撔愿腥径嘤蓞捬蹙旌细腥疽?,伴隨口臭和淋巴結腫大。膿液引流后癥狀可暫時緩解。
建議日常使用軟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清潔,選擇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抑制菌斑。增加維生素C攝入促進牙齦修復,避免過硬食物刺激患處。定期進行牙周基礎治療,重度病變需考慮牙齦切除術。吸煙者需戒煙以改善局部微循環,糖尿病患者應加強血糖控制。出現持續出血或明顯牙齒移位時需及時進行牙周??茩z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