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癇可以治療痊愈,但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及時干預情況決定預后。早期診斷和規范治療能顯著改善母嬰結局,延誤處理可能導致不可逆器官損傷。
一、子癇前期的治療與預后:
子癇前期專業名稱通過降壓、解痙等治療可控制病情發展。輕癥患者經硫酸鎂解痙、拉貝洛爾降壓等處理后,多數能在分娩后逐漸恢復。關鍵指標如血壓、尿蛋白需持續監測,配合低鹽高蛋白飲食,每日鈉攝入控制在3-5克,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有助于改善血管內皮功能。
二、子癇發作期的緊急處理:
發生抽搐的子癇患者需立即靜脈注射硫酸鎂終止發作,同時使用尼卡地平控制血壓。此階段可能伴隨腦水腫、腎功能損傷等并發癥,需在重癥監護下進行多學科聯合救治。及時終止妊娠是根本治療手段,剖宮產術后仍需持續監測肝腎功能及凝血功能至少72小時。
預防子癇復發需從孕早期開始規范產檢,高危孕婦建議每日補充150毫克阿司匹林至孕36周。保持適度運動如孕期瑜伽、散步,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飲食注意增加優質蛋白攝入,如魚肉、豆制品,限制腌制食品。出現頭痛、視物模糊等先兆癥狀時需立即就醫,產后42天復查時應重點評估心血管代謝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