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術后眼壓低可能由房水分泌減少、濾過過強、傷口滲漏、睫狀體功能抑制、脈絡膜脫離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加壓包扎、藥物治療、前房成形術、脈絡膜上腔引流、調整抗青光眼藥物等方式治療。
1、房水分泌減少:術后炎癥反應或睫狀體暫時性功能抑制可能導致房水生成減少。使用局部糖皮質激素減輕炎癥,口服乙酰唑胺促進房水分泌,避免揉眼或劇烈運動。眼壓持續低于5mmHg需考慮前房注氣治療。
2、濾過過強:手術建立的濾過通道過于通暢造成房水外流過多。術后早期采用加壓包扎減少濾過,局部應用阿托品減少房水排出,必要時行濾過泡修補術。表現為結膜濾過泡彌散隆起伴前房變淺。
3、傷口滲漏:手術切口愈合不良導致房水非正常外漏。熒光素染色檢查可見切口滲漏,采用角膜接觸鏡加壓或縫合修補??赡芘c術中縫合不緊密、患者頻繁瞬目等因素有關,需警惕眼內感染風險。
4、睫狀體功能抑制:手術創傷或炎癥介質影響睫狀體上皮細胞功能。靜脈注射高滲葡萄糖提升眼壓,局部使用1%阿托品麻痹睫狀肌,聯合口服潑尼松控制炎癥。通常伴隨前房深度變淺和視力模糊。
5、脈絡膜脫離:眼壓驟降導致脈絡膜血管滲出液積聚。超聲檢查可見半球形脈絡膜隆起,需行脈絡膜上腔引流聯合玻璃體腔注氣。多與術前長期高眼壓、高度近視等因素有關,表現為突發視力下降和眼痛。
術后應保持半臥位休息,限制鈉鹽攝入每日不超過3克,選擇蛙泳等非對抗性運動。定期監測眼壓變化,術后1周內每日測量3次,發現眼壓低于6mmHg或出現視物變形需立即復診。長期低眼壓可能引發黃斑水腫、角膜內皮失代償等并發癥,需持續觀察3-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