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脫垂手術后需重點關注傷口護理、活動限制和盆底肌鍛煉。術后恢復主要涉及切口管理、排尿功能恢復、預防感染及長期康復訓練四個方面。
術后24小時內需保持導尿管通暢,避免過早用力排尿導致傷口牽拉。醫護人員會監測尿量和尿液顏色,出現排尿困難或血尿需及時報告。麻醉消退后可采用熱敷下腹部或聽流水聲刺激排尿反射。
傷口護理需每日用碘伏消毒外陰切口,觀察有無紅腫滲液。術后2周內禁止盆浴,淋浴后立即擦干傷口。使用透氣棉質內褲并每日更換,避免局部潮濕滋生細菌。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按壓下腹部減少腹壓沖擊。
術后1個月內禁止提重物超過5公斤、久站久坐或劇烈運動。建議采取側臥姿勢休息,減輕盆底壓力。6周內禁止性生活,避免傷口裂開或感染風險。逐步恢復日常活動需以無疼痛、無出血為原則。
盆底肌訓練可從術后第3周開始,采用凱格爾運動收縮肛門和尿道肌肉。每天練習3組,每組10次收縮,每次保持5秒。長期堅持訓練能增強盆底支撐力,降低復發概率。生物反饋治療或陰道啞鈴可作為輔助康復手段。
術后飲食需保證高蛋白如魚肉、雞蛋和維生素C如橙子、西蘭花攝入,促進組織修復。每日飲水1500毫升以上預防便秘,必要時遵醫囑使用乳果糖等緩瀉劑。出現發熱、持續疼痛或異常分泌物需立即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