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毛膜羊膜炎的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胎膜早破、子宮壓痛、陰道分泌物異常、胎心率異常等。絨毛膜羊膜炎是妊娠期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多由細菌上行感染引起,需及時干預以避免母嬰并發癥。
1、發熱
患者可能出現體溫升高,通常超過38攝氏度,伴隨寒戰或全身乏力。發熱是機體對感染的免疫反應,提示存在細菌或病原體入侵。需監測體溫變化并結合其他癥狀綜合判斷,避免單純依賴退熱藥物掩蓋病情。
2、胎膜早破
未臨產前出現胎膜破裂,陰道流出清亮或混濁羊水,可能伴有異味。胎膜早破使宮腔與外界相通,增加感染風險。需通過pH試紙檢測或顯微鏡觀察羊水結晶確認,并評估剩余羊水量及胎兒狀況。
3、子宮壓痛
孕婦自覺下腹持續性疼痛,醫生觸診時子宮體有明顯壓痛感,可能伴隨宮縮頻繁但無規律。壓痛反映子宮肌層受炎癥刺激,需與正常宮縮痛鑒別,避免延誤抗感染治療時機。
4、陰道分泌物異常
分泌物量增多且性狀改變,呈膿性或血性,可能帶有臭味。異常分泌物提示生殖道菌群失衡或病原體繁殖,需取樣進行病原學檢查,明確感染類型后針對性用藥。
5、胎心率異常
胎兒監護顯示胎心基線增快超過160次/分,或出現晚期減速、變異減速等異常圖形。胎心變化反映胎兒宮內窘迫,可能與母體感染導致的絨毛間隙炎性反應或胎盤功能受損有關。
確診絨毛膜羊膜炎后應臥床休息,保持會陰清潔干燥,每日更換透氣棉質內褲。飲食需保證優質蛋白和維生素攝入,如雞蛋、魚肉及新鮮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嚴格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定期復查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評估療效。出現宮縮頻繁、陰道流血或胎動減少時需立即復診,必要時提前終止妊娠以保障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