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下面疼可能由顳下頜關節紊亂、腮腺炎、淋巴結炎、外耳道炎、神經痛等原因引起。疼痛部位可能涉及肌肉、腺體、神經或骨骼結構,需結合具體癥狀判斷病因。
1、顳下頜關節紊亂
顳下頜關節位于耳前下方,關節盤移位或肌肉勞損會導致耳下區域放射性疼痛。常見于長期單側進食、磨牙或精神緊張人群,表現為張口彈響、咀嚼受限。可通過熱敷、咬合板矯正緩解,嚴重時需關節腔注射治療。
2、腮腺炎
腮腺位于耳垂下方,病毒或細菌感染會引起腺體腫脹疼痛。流行性腮腺炎多伴發熱和雙側腫大,化膿性腮腺炎常為單側紅腫伴膿性分泌物。需進行抗病毒或抗生素治療,保持口腔清潔有助于恢復。
3、淋巴結炎
耳下淋巴結群感染時會出現壓痛性腫塊,多繼發于咽喉炎、口腔潰瘍等鄰近部位炎癥。觸診可及黃豆大小活動結節,可能伴低熱。需針對原發病治療,急性期可局部敷貼消炎藥膏。
4、外耳道炎
外耳道皮膚感染可能放射至耳周區域,常見于游泳后耳道進水或掏耳損傷。表現為耳道灼痛、滲液,牽拉耳廓時疼痛加劇。需使用抗生素滴耳液,保持耳道干燥可預防復發。
5、神經痛
三叉神經耳顳支或枕小神經受刺激時,可能引起耳下針刺樣疼痛。常見于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或頸椎病變,疼痛呈發作性且無局部紅腫。可服用營養神經藥物,物理治療對緩解癥狀有幫助。
日常應避免過度受壓或寒冷刺激耳下區域,出現持續疼痛伴發熱、腫脹時需及時就診。保持規律作息和均衡飲食有助于增強免疫力,減少感染性疾病發生概率。耳部清潔時注意動作輕柔,改掉單側咀嚼習慣可預防顳下頜關節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