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結膜炎可能由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體等病原體感染引起。
1、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常見的眼部條件致病菌,可通過直接接觸或污染物傳播。該菌分泌的毒素會破壞結膜上皮屏障,導致眼瞼紅腫、膿性分泌物增多等癥狀?;颊咝璞苊馊嘌?,醫生可能開具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治療。
2、肺炎鏈球菌
肺炎鏈球菌多通過飛沫傳播,兒童和免疫力低下者易感。感染后結膜會出現針尖狀出血點,伴有黏稠的黃綠色分泌物。除妥布霉素滴眼液外,嚴重時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進行全身治療。
3、流感嗜血桿菌
該病原體常見于兒童群體,可通過呼吸道分泌物傳播。典型表現為晨起時眼瞼粘連,結膜充血呈鮮紅色。治療首選氯霉素滴眼液,并發中耳炎時需聯合頭孢克洛干混懸劑。
4、淋病奈瑟菌
淋球菌感染屬于性傳播疾病,新生兒經產道感染可發生超急性結膜炎。表現為大量膿性分泌物和眼瞼高度水腫,需緊急用頭孢曲松鈉靜脈注射,同時用生理鹽水持續沖洗結膜囊。
5、沙眼衣原體
沙眼衣原體通過接觸傳播,可導致慢性濾泡性結膜炎。特征為結膜瘢痕形成和角膜血管翳,需長期使用紅霉素眼膏治療。在衛生條件差的地區易造成重復感染,需加強毛巾等個人用品消毒。
預防細菌性結膜炎需保持手部清潔,避免共用眼部化妝品。急性期應冷敷緩解不適,按醫囑規范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反復發作患者建議檢查是否存在慢性鼻竇炎等鄰近器官感染灶,免疫力低下者可適當補充維生素A增強黏膜抵抗力。游泳時佩戴密封護目鏡,隱形眼鏡佩戴者需嚴格遵循清潔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