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結肩主要表現為肩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可能由肩關節囊炎癥、長期制動、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肩部外傷等因素引起,可通過熱敷理療、藥物治療、關節腔注射、手法松解、關節鏡手術等方式改善。
1、肩周疼痛:疼痛多呈持續性鈍痛,夜間加重影響睡眠,可能放射至頸部或上臂。初期疼痛較輕,隨病情發展逐漸加劇,梳頭、穿衣等動作誘發明顯痛感。急性期建議避免提重物,采用熱敷緩解肌肉痙攣。
2、活動受限:肩關節各方向主動與被動活動均受限,外展、外旋障礙尤為突出。患者常表現為"扛肩"姿勢,無法完成摸背、系扣等動作。可進行鐘擺運動、爬墻訓練等康復鍛煉,逐步恢復關節活動度。
3、肌肉萎縮:長期活動減少導致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肌肉廢用性萎縮,表現為患側肩部變薄。可能與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神經調節異常有關。需進行等長收縮訓練,配合低頻脈沖電刺激維持肌力。
4、關節僵硬:晨起關節僵硬明顯,活動后稍緩解但無法完全恢復。關節囊增厚粘連導致關節腔容積減小,X線可見肱骨頭骨質疏松。超聲引導下關節腔注射糖皮質激素可減輕炎癥反應。
5、功能喪失:晚期出現凍結樣改變,肩關節基本喪失活動功能。關節鏡下松解術能有效分離粘連組織,術后需持續進行被動牽拉訓練防止再粘連。
凍結肩患者日常應保持低糖飲食,控制血糖水平;每日進行肩關節環繞、擴胸等低強度運動;睡眠時避免壓迫患側,使用枕頭支撐手臂減輕疼痛。癥狀持續三個月以上或嚴重影響生活時需骨科就診,排除肩袖損傷、頸椎病等疾病。康復期間可配合紅外線照射、超聲波治療等物理療法促進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