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發燒屬于產科與內科感染科/呼吸科聯合診療范疇。妊娠期發熱需優先排查感染性因素,同時評估胎兒安全性,建議首診產科并依據病因轉診相應專科。
產科核心評估內容
妊娠期發熱可能影響胎兒發育,尤其是孕早期體溫持續超過38.5℃可能增加神經管缺陷風險。產科醫生會監測胎心、評估子宮收縮情況,必要時進行超聲檢查排除絨毛膜羊膜炎等妊娠特有疾病。
感染科/呼吸科協同診療
細菌性感染如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病因,需通過血常規、尿常規、C反應蛋白等檢查明確病原體。病毒性感染如流感需注意抗病毒藥物對胎兒的安全性評估。結核、瘧疾等特殊感染在流行區需重點排查。
藥物選擇原則
對乙酰氨基酚是妊娠期退熱首選藥物,布洛芬在孕晚期禁用。抗生素選擇需避開四環素類、喹諾酮類等致畸風險藥物,青霉素類及頭孢菌素相對安全。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需嚴格評估獲益風險比。
家庭護理要點
體溫低于38℃可優先物理降溫:溫水擦浴、補充電解質水、保持環境通風。避免酒精擦浴、冰水灌腸等可能引起血管收縮的措施。出現宮縮頻繁、胎動減少、持續高熱需立即就醫。
妊娠期發熱超過24小時或伴有皮疹、意識模糊等癥狀時,需急診處理。醫療團隊會根據孕周、病因及并發癥風險制定個體化方案,孕婦切勿自行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