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扭傷通常由外力作用導致關節超出正常活動范圍引發,常見原因包括運動損傷、意外跌倒、關節穩定性下降等。根據損傷機制可分為急性創傷性和慢性勞損性兩類。
運動損傷是膝關節扭傷的主要原因之一。籃球、足球等需要急停變向的運動容易造成前交叉韌帶損傷,滑雪時膝關節外翻可能導致內側副韌帶撕裂。運動前熱身不足、肌肉力量不平衡會增加扭傷風險。
意外跌倒或撞擊可直接導致膝關節過度扭轉。路面濕滑跌倒時足部固定而身體旋轉,或車禍中膝關節受到側面沖擊,均可引發半月板損傷或韌帶斷裂。老年人因平衡能力下降更易發生此類損傷。
關節穩定性下降會提高扭傷概率。先天性韌帶松弛、既往膝關節損傷未完全康復、肌肉萎縮等情況會削弱關節保護機制。體重超標者膝關節負荷增大,也更容易在輕微外力下發生扭傷。
慢性勞損積累可能引發退行性改變。長期重復性動作如登山、爬樓梯可能造成半月板磨損,軟骨退化會降低關節緩沖能力,輕微外力即可導致損傷。這類損傷往往伴有膝關節彈響、卡頓感等前驅癥狀。
特殊職業風險需重點關注。建筑工人、運動員等職業人群因長期負重或高強度訓練,膝關節更易出現積累性損傷。建議此類人群定期進行肌力訓練,必要時使用護膝等防護裝備。
若扭傷后出現關節明顯腫脹、無法承重或異常活動,需及時就醫排除骨折或韌帶完全斷裂。磁共振檢查能準確評估軟組織損傷程度,關節鏡手術適用于嚴重半月板撕裂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