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炎可通過抗感染治療、局部護理、生活方式調整、疼痛管理和并發癥預防等方式干預。該疾病可能與細菌感染、尿路逆行感染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陰囊紅腫熱痛、發熱寒戰等癥狀。
1、抗感染治療:細菌性睪丸炎需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多西環素等。病毒性睪丸炎以對癥治療為主,可配合干擾素等抗病毒藥物。治療期間需完成全程用藥,避免自行停藥導致耐藥性。
2、局部護理:急性期建議臥床休息并用陰囊托帶抬高患處,減輕墜脹感。每日用溫水清潔會陰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可間隔冷敷緩解腫脹,每次15-20分鐘,注意防止凍傷。
3、調整作息: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避免久坐或劇烈運動加重充血。穿著寬松透氣的棉質內褲,減少局部摩擦。暫停性生活至癥狀完全消失后1-2周,防止交叉感染。
4、疼痛管理: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可緩解疼痛和發熱癥狀。避免擅自使用激素類藥物。若出現劇烈疼痛伴嘔吐,需警惕睪丸扭轉等急癥,應立即就醫。
5、并發癥監測:未規范治療可能繼發睪丸膿腫或萎縮,影響生育功能。治療2周后需復查超聲,觀察睪丸血流和結構變化。糖尿病患者更需控制血糖,預防感染擴散。
日常應增加冬瓜、綠豆等利尿食物攝入,避免辛辣刺激飲食。恢復期可進行快走、游泳等溫和運動,增強免疫力。保持規律作息和良好衛生習慣是預防復發的關鍵,若出現尿頻尿急等泌尿系統癥狀需及時就診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