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可能引發血管神經損傷、肘內翻畸形、骨化性肌炎、關節僵硬、缺血性肌攣縮等并發癥。
1、血管神經損傷:骨折端移位可能壓迫或刺傷肱動脈及正中神經,表現為前臂劇痛、蒼白、無脈。需緊急手術探查修復,術后使用甲鈷胺營養神經,配合電刺激治療促進功能恢復。
2、肘內翻畸形:兒童骨折后骨骺損傷導致生長不平衡,形成提攜角異常。輕度畸形可通過支具矯正,嚴重者需行截骨矯形術,術后需定期拍攝X線監測骨骼發育。
3、骨化性肌炎:關節周圍軟組織異常骨化與過度康復訓練有關,表現為肘關節活動時疼痛。急性期需暫停鍛煉,口服吲哚美辛抑制異位骨化,后期考慮手術切除骨化灶。
4、關節僵硬:長期固定導致關節囊攣縮,主動屈伸角度喪失超過30°即為陽性。應早期進行CPM機被動訓練,配合關節松動術,嚴重粘連需行關節鏡下松解手術。
5、缺血性肌攣縮:Volkmann攣縮是血管損傷后未及時處理的嚴重后果,典型表現為爪形手畸形。預防關鍵在于骨折復位后密切觀察末梢血運,已發生攣縮需行肌腱延長或功能重建術。
康復期應保持每日3次關節主動屈伸訓練,每次15分鐘,配合熱敷促進血液循環。飲食注意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D,推薦雞蛋、三文魚、乳制品等富含鈣質食物。定期復查X線觀察骨折愈合情況,發現異常活動度下降或疼痛加劇需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