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保持適度運動對母嬰健康有益,但需根據孕前運動習慣調整強度與方式。孕前有規律運動習慣的孕婦,孕期運動需重點關注運動類型選擇、強度控制和身體信號識別。
孕前有運動基礎的孕婦可選擇低沖擊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孕婦瑜伽等。這些運動能增強心肺功能且關節負擔小,建議每周進行3-5次,每次不超過30分鐘。水中運動因浮力作用可減輕腰椎壓力,適合孕中晚期。
抗阻力訓練需降低負重并避免仰臥位動作。可選用彈力帶進行上肢訓練,或靠墻靜蹲鍛煉下肢肌群。核心訓練應避免卷腹類動作,改為跪姿平板支撐等安全形式。所有力量訓練需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每組動作重復次數控制在12-15次。
需立即停止運動的情況包括陰道出血、規律宮縮、頭暈頭痛等。運動時心率不宜超過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220-年齡,自覺疲勞程度維持在"稍感費力"程度。運動前后需充分熱身與放松,避免突然起臥引發體位性低血壓。
特殊情況下需暫停運動,如前置胎盤、宮頸機能不全、妊娠期高血壓等。雙胎妊娠者建議以散步為主,孕晚期減少運動時長。運動時需隨身攜帶含糖零食預防低血糖,穿著具有支撐功能的運動內衣與防滑鞋具。
孕期運動需定期接受產科醫生評估,每次產檢時溝通運動計劃。出現胎動異常、腹痛或陰道流液等情況需立即就醫。合理運動可改善妊娠期糖尿病風險,但需與營養補充相結合,保證每日額外攝入300-500千卡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