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質紊亂可通過調整飲食、補充特定營養素及醫療干預等方式恢復。常見原因包括大量出汗、腹瀉嘔吐、腎臟疾病或藥物副作用,通常表現為肌肉痙攣、心悸、乏力等癥狀。
鈉缺乏時優先選擇淡鹽水、低鹽醬油或腌制食品,每日鈉攝入量建議控制在3-5克。鉀補充可食用香蕉、橙子、菠菜等富鉀食物,腎功能正常者每日需攝入2000-4000毫克鉀。鎂元素缺乏建議攝入堅果、全谷物或深綠色蔬菜,成年男性每日需350-400毫克,女性280-300毫克。
對于鈣磷失衡,乳制品、豆制品和魚類可同步補充兩種元素。嚴重低鈣血癥需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高磷血癥需使用磷結合劑。存在基礎疾病者需同步治療原發病,糖尿病患者出現電解質紊亂需調整降糖方案,心衰患者需監測利尿劑使用情況。
重度電解質紊亂出現意識障礙或心律失常時需立即就醫。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腎病患者及長期服用利尿劑人群應定期檢測電解質水平。飲食調整3天后未改善癥狀或血檢指標異常者需尋求專業醫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