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需要補充鐵、碘、葉酸、鈣、鋅等關鍵微量元素。這些營養素對胎兒發育和孕婦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缺乏可能導致貧血、甲狀腺功能障礙、神經管缺陷等并發癥。
鐵是造血系統的核心原料,孕期血容量增加50%導致鐵需求激增。動物肝臟、紅肉、菠菜含鐵豐富,建議搭配維生素C促進吸收。缺鐵性貧血表現為乏力、心悸,可能影響胎兒供氧。
碘缺乏是導致呆小癥的主要可預防因素,海帶、紫菜、加碘鹽可滿足需求。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可能引發流產風險上升,孕早期每日需250微克。
葉酸預防神經管畸形的關鍵窗口期在受孕后28天內,孕前3個月就應每日補充400微克。綠葉蔬菜、豆類、動物肝臟富含天然葉酸,但生物利用率低于合成葉酸制劑。
鈣質在孕中晚期需求達1000毫克/天,胎兒骨骼發育會優先調用母體鈣儲備。奶制品、豆腐、芝麻可補充,缺鈣可能引發孕婦腿抽筋和骨質疏松。
鋅參與200多種酶促反應,牡蠣、牛肉、南瓜籽含量較高。鋅缺乏可能延緩胎兒生長,增加早產概率,建議每日補充9-11毫克。
微量元素補充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過量攝入同樣有害。如鐵劑過量可能引發便秘,鈣過量增加腎結石風險。定期產檢可監測營養狀況,個性化調整補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