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會陰疼痛需要檢查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神經系統、骨骼肌肉系統以及感染性疾病等項目。會陰疼痛可能與前列腺炎、精索靜脈曲張、尿道結石、神經壓迫、盆底肌勞損等因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明確病因。
1、泌尿系統檢查
泌尿系統超聲可排查膀胱結石、尿道狹窄或腫瘤。尿常規和尿培養能鑒別尿路感染,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測有助于判斷前列腺病變。急性尿潴留或排尿困難時需進行尿流動力學檢查,尿道造影可發現結構性異常。
2、生殖系統檢查
陰囊超聲可診斷睪丸炎、附睪炎或精索靜脈曲張。直腸指檢能評估前列腺大小、質地及觸痛情況,必要時需做前列腺液常規檢查。精液分析對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征有輔助診斷價值,MRI對精囊腺病變分辨率較高。
3、神經系統評估
肌電圖可檢測陰部神經是否受壓或損傷,腰椎MRI能排除椎間盤突出導致的神經根壓迫。感覺閾值測試可量化會陰區感覺異常,神經傳導速度測定有助于鑒別周圍神經病變。
4、骨骼肌肉檢查
盆底肌表面肌電圖評估肌肉張力異常,骨盆X線或CT可發現骨折、關節炎等骨性病變。磁共振可清晰顯示盆底肌群損傷或炎癥,體查時需重點檢查提肛肌、閉孔內肌等盆底肌肉的壓痛情況。
5、感染性疾病篩查
血清學檢查排除性傳播疾病如淋病、衣原體感染,PCR檢測對病原體核酸更敏感。結核菌素試驗可提示泌尿生殖系統結核,血常規中白細胞升高提示細菌感染,降鈣素原檢測有助于判斷感染嚴重程度。
日常應避免久坐壓迫會陰部,騎行時選擇寬軟坐墊。溫水坐浴可緩解肌肉痙攣,保持每日飲水量促進排尿沖洗尿道。飲食需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規律作息減少盆腔充血。若疼痛持續加重或伴隨發熱、血尿等癥狀,須立即就診排查嚴重病因。遵醫囑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慢性疼痛患者可嘗試生物反饋治療改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