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早期癥狀主要包括回吸性涕中帶血、單側耳鳴或耳悶、頸部無痛性腫塊、持續性鼻塞以及復視或面部麻木。這些癥狀易被誤認為普通感冒或鼻炎,需提高警惕。
1、回吸性涕中帶血:
晨起回吸鼻腔分泌物時發現血絲或陳舊性血塊是典型表現。腫瘤表面血管脆弱,在鼻腔負壓吸引或擤鼻時容易破裂出血,出血量通常較少且呈間歇性。約70%患者以此為首發癥狀,但常被誤認為干燥性鼻炎。
2、單側耳鳴耳悶:
腫瘤壓迫咽鼓管咽口導致中耳通氣障礙,表現為患側耳悶塞感、低調耳鳴或聽力減退。癥狀呈進行性加重,普通抗炎治療無效。耳科檢查可見鼓膜內陷或中耳積液,易誤診為分泌性中耳炎。
3、頸部無痛性腫塊:
約60%患者以頸側上方淋巴結腫大為首發體征,常見于下頜角后方。腫塊質地堅硬、活動度差且生長迅速,通常無壓痛。此為癌細胞經淋巴道轉移所致,需與結核性淋巴結炎鑒別。
4、持續性鼻塞:
腫瘤堵塞后鼻孔引發單側或雙側鼻塞,初期可能為間歇性,后期轉為持續性且逐漸加重。使用血管收縮劑效果不佳,常伴有膿血性分泌物。需與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等良性病變區分。
5、神經侵犯癥狀:
腫瘤侵犯顱底神經可導致復視、面部麻木或頭痛。三叉神經受累時出現面頰部蟻走感,外展神經受壓引起眼球外展受限。這些癥狀提示疾病已向周圍結構浸潤,屬于相對晚期表現。
建議出現上述任一癥狀持續兩周以上者盡早就診耳鼻喉科,高危人群EB病毒攜帶者、有家族史者、長期接觸腌制食品者應定期進行鼻咽鏡檢查。日常需避免吸煙及二手煙暴露,減少咸魚等亞硝酸鹽含量高的食物攝入,保持鼻腔濕潤可降低黏膜損傷風險。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有助于增強免疫力,但出現頸部腫塊時應避免劇烈頸部活動以防轉移灶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