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預產期的方法主要有末次月經計算法、超聲檢查計算法、基礎體溫計算法、受孕日計算法和人工輔助生殖技術計算法。
1、末次月經計算法
末次月經計算法是最常用的預產期計算方法,適用于月經周期規律的孕婦。從末次月經的第一天開始計算,月份減3或加9,日期加7。例如末次月經第一天為1月1日,預產期為10月8日。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準確性受月經周期影響,僅約5%的孕婦會在預產期當天分娩。
2、超聲檢查計算法
超聲檢查計算法通過測量胎兒頭臀長、雙頂徑等指標推算孕周,在孕早期準確性較高。孕11-13周測量頭臀長誤差在3-5天內,是臨床最可靠的預產期計算方法。對于月經不規律、記不清末次月經或輔助生殖技術受孕的孕婦尤為重要。
3、基礎體溫計算法
基礎體溫計算法通過監測基礎體溫變化確定排卵日,排卵日加266天即為預產期。需要連續測量晨起靜息體溫,發現體溫升高0.3-0.5℃時可能為排卵日。這種方法適合有備孕計劃的女性,但操作繁瑣且受多種因素影響體溫變化。
4、受孕日計算法
受孕日計算法針對明確知道受孕日期的孕婦,從受孕日開始計算266天為預產期。適用于通過排卵試紙、超聲監測排卵或單次同房受孕的情況。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可存活2-3天,卵子可存活12-24小時,實際受孕日可能與同房日存在1-2天誤差。
5、人工輔助生殖技術計算法
人工輔助生殖技術計算法針對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受孕的孕婦。體外受精的預產期為胚胎移植日加266天減去胚胎培養天數,如第3天胚胎移植需加263天。凍胚移植還需考慮胚胎冷凍時間,這種方法能精確到具體日期,是最準確的預產期計算方法之一。
預產期計算后,孕婦應定期進行產檢監測胎兒發育情況。孕晚期可通過胎動計數、宮縮情況評估分娩時機。保持均衡飲食,適量補充鐵、鈣等營養素,避免劇烈運動但可進行散步等輕度活動。出現規律宮縮、破水或陰道出血等臨產征兆時需及時就醫,預產期前后兩周內分娩均屬正常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