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及產褥期深靜脈血栓的癥狀主要有下肢腫脹疼痛、皮膚溫度升高、靜脈曲張、活動受限、呼吸困難。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靜脈內異常凝結,阻塞血管,妊娠期及產褥期女性由于激素變化、血流緩慢等因素,發(fā)生深靜脈血栓的概率較高。
1、下肢腫脹疼痛
下肢腫脹疼痛是妊娠期及產褥期深靜脈血栓最常見的癥狀,通常表現為單側下肢突發(fā)性腫脹,伴有持續(xù)性鈍痛或壓痛。腫脹多從小腿開始,逐漸向上蔓延至大腿,疼痛在站立或行走時加重,抬高患肢可緩解。血栓形成后靜脈回流受阻,導致下肢靜脈壓力升高,組織液滲出增多,引發(fā)腫脹和疼痛。
2、皮膚溫度升高
皮膚溫度升高是深靜脈血栓的典型表現之一,患肢皮膚觸摸時有明顯發(fā)熱感,可能伴有皮膚發(fā)紅。血栓形成后局部炎癥反應加劇,血管擴張,血流增加,導致皮膚溫度升高。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皮膚緊繃感,嚴重時可能發(fā)展為靜脈性潰瘍。
3、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表現為下肢淺表靜脈擴張迂曲,可見明顯的藍色或紫色靜脈突起。妊娠期子宮增大壓迫下腔靜脈,導致下肢靜脈回流受阻,靜脈壓力升高,血管擴張變形。深靜脈血栓形成后,淺表靜脈代償性擴張,加重靜脈曲張程度,可能伴有靜脈炎或色素沉著。
4、活動受限
活動受限主要表現為患肢運動功能下降,行走困難或無法負重。血栓導致下肢肌肉缺血缺氧,運動時疼痛加劇,患者常采取保護性姿勢減少活動。嚴重時可能出現肌肉僵硬、關節(jié)活動度下降,長期制動還可能引發(fā)肌肉萎縮。
5、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是深靜脈血栓最危險的并發(fā)癥肺栓塞的表現,患者突然出現氣促、胸痛、咳嗽、咯血等癥狀。血栓脫落隨血流進入肺動脈,阻塞肺部血流,導致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妊娠期及產褥期女性發(fā)生肺栓塞的風險較高,需立即就醫(yī)處理。
妊娠期及產褥期女性應避免長時間臥床或久坐,適當活動下肢促進血液循環(huán)。穿著彈力襪有助于減輕下肢靜脈壓力,預防血栓形成。飲食上注意補充水分,減少高脂肪食物攝入,保持大便通暢。如出現下肢腫脹疼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檢查,避免延誤治療。醫(y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抗凝藥物預防血栓進展,但須嚴格遵醫(yī)囑用藥,不可自行調整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