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真菌感染可通過氟康唑、兩性霉素B、卡泊芬凈等藥物治療,通常由免疫抑制、長期抗生素使用、糖尿病控制不佳、器官移植后、HIV感染等因素引起。
1、氟康唑:適用于念珠菌屬和隱球菌感染,通過抑制真菌細胞膜麥角固醇合成發揮作用。對白色念珠菌、熱帶念珠菌等敏感,肝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可能出現胃腸道反應或肝功能異常。
2、兩性霉素B:廣譜抗真菌藥,對曲霉菌、毛霉菌等有效,通過結合真菌細胞膜固醇導致細胞死亡。需靜脈給藥,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寒戰、發熱、腎毒性。脂質體制劑可降低毒性。
3、卡泊芬凈:棘白菌素類抗真菌藥,抑制β-1,3-D-葡聚糖合成酶,適用于侵襲性曲霉病和念珠菌血癥。對氟康唑耐藥菌株有效,常見不良反應為發熱和肝功能異常。
4、伏立康唑:三唑類抗真菌藥,對曲霉菌、鐮刀菌等具有活性,通過抑制細胞色素P450依賴的14α-去甲基化酶阻斷麥角固醇合成。可能出現視覺障礙和光敏反應。
5、伊曲康唑:對組織胞漿菌、球孢子菌等有效,口服制劑需與食物同服以提高生物利用度。長期使用需監測肝功能,避免與特定藥物聯用以防相互作用。
深部真菌感染患者需維持均衡飲食,適當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避免高糖飲食。適度運動有助于增強免疫力,但需避免過度疲勞。護理重點包括定期監測體溫、觀察藥物不良反應、保持皮膚清潔。免疫功能低下者應避免接觸土壤、腐敗植物等真菌滋生環境。